《2023年河南省对外开放工作要点》印发 涉及6大方面23条具体措施
一、提升对外开放凝聚力,推动制度型开放走深走实
(一)深度融入国家战略。深入推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积极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升我省与沿线国家合作质量水平,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省发展改革委、商务厅)
(二)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围绕对外开放主线,聚焦点上突破、面上拓展,强化省对外开放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综合协调作用,研究重大举措,推进重大事项,解决重点问题;发挥省直有关部门协调联动作用,各成员部门按职责做好本领域对外开放工作,服务支撑全省对外开放大局;各市县承担主体责任,主要领导做到重要客商亲自拜访、重大活动亲自带队、重大项目亲自洽谈、重大问题亲自协调,健全分工明确、步调一致的省市县三级联动开放推进机制。(省对外开放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省辖市政府,济源示范区、郑州航空港实验区管委会)
(三)营造浓厚发展氛围。筹备召开高规格全省对外开放大会,对实施制度型开放战略、扩大高水平开放再动员再部署。加强对外开放干部人才培养培训,赴发达地区举办河南省对外开放高级研修班 ,进一步提升全省领导干部驾驭开放能力和水平。加大市县工作人员专题培训力度,建设与制度型开放战略相适应、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规则的国际化人才队伍。持续开展制度型开放战略线上线下政策宣讲,扩大制度型开放战略的企业知晓度和社会影响面,推动制度型开放深入机关、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探索研究编制河南省对外开放指数 ,全方位测绘和评估全省及各地对外开放水平,树立全省大抓开放、抓大开放的发展导向,让高水平开放成为全省最鲜明的标识。(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商务厅)
二、提升对外开放驱动力,强化平台载体支撑
(四)加快建设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盯紧“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总目标,积极谋划大项目、大平台、大活动,实现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质的提升。加快建设创新高地,高标准建设中原科技城,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高地,发展壮大主导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提质发展传统产业,强化产业数字赋能。加快建设开放高地,全面参与RCEP区域合作,统筹平台打造、载体活动和项目建设,打造以自贸区为引领、以郑开同城化和郑许一体化为支撑、国际综合交通枢纽支撑有力、“四条丝路”高效协同共进的内陆开放高地。加快建设人才高地,推动人力资源优势向人才资源优势转变,提升人才招引针对性。加快建设国际化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提高枢纽通达能力,培育壮大枢纽经济,推进交通枢纽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加快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集聚优质资源,促进业态提升,优化消费环境,打造具有郑州特色和时尚魅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加快建设郑州都市圈,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都市圈一体化步伐。
(五)提升郑州航空港开放门户功能。 优化航空枢纽格局,推动基础设施、规则标准、人文交流的互联互通,打造制度型开放创新“中原特区”。大力发展枢纽偏好型产业, 巩固提升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功能,推动东航物流郑州生鲜港和中国物流集团郑州子公司项目尽快落地。 加强与FedEx、UPS、DHL等国际大型物流集成商的合作,争取在郑州机场设立企业分拨中心。积极推动综保区建设及扩区工作,加快智慧综保区一期项目建设,细化完善二期项目方案,提升智慧化水平和通关效率。高起点规划建设郑州国际陆港航空港新片区,打造以陆空联运、高铁快运、中欧班列、区域分拨集散为主的世界级国际陆港。
(六)高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2.0版。围绕“两体系、一枢纽”战略定位,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着力构建与高水平开放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和产业体系,力争自贸试验区货物进出口增长20%、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5%。落实《河南自贸试验区2.0版建设实施方案》和政务、监管、金融、法律、多式联运五大服务体系2.0版建设专项方案。建设河南自贸试验区开放创新联动区,加大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复制推广力度,推动自贸试验区与综合保税区统筹发展,实现开放平台优势叠加,形成“1+N”开放发展格局。制定自贸试验区考核评价办法,稳步推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申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开展与国外自贸区自贸港对接交流,办好第三届中国自贸试验区发展论坛、第二届黄河流域自贸试验区联盟大会。
(七)加快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深入推进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强化开发区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功能,创新提升开发区示范带动作用。实施开发区跨越发展行动,研究制定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开展产业转型示范开发区创建,设立一批省级经开区、高新区,积极推荐永城、长垣等经开区晋升国家级 ,坚持“项目为王”,稳定和扩大制造业引资规模。支持开发区与国内外发达地区、优势企业、高等院校合作共建产业合作园区,探索“两国双园”合作,高质量建设中德(许昌)、中日(开封)、鹤壁电子、漯河食品等国际合作园区。
(八)拓展国际开放合作空间。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持续推动新规则的宣传解读,抢抓与印度尼西亚生效贸易投资机遇。在自贸试验区郑州片区高水平打造省RCEP示范区,在推动货物贸易高质量发展、加快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拓展双向投资经贸合作、建设高水平区域合作平台、积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等方面积累先进经验,带动提升全省整体实施RCEP协定效果。加强《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的前瞻研究,对照相关规则、规制、管理、标准,探索与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制度体系。
三、提升对外开放通达力,持续夯实通道优势
(九)提升口岸经济整体竞争力。加快发展口岸经济,推动口岸、枢纽、平台和产业协调联动,加快资源整合和功能集成,完善集疏运体系,做大空港,做强陆港,发展水港,培育临港经济,形成以港兴产、以产促港的良性循环格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枢纽经济先行区。
(十)打造空中经济廊道。加强“空中丝绸之路”品牌建设,做大做强中卢货运航线,深化“郑州-卢森堡”双枢纽合作模式,不断拓展以郑州为中心,联接新加坡、迪拜、芝加哥等世界主要货运枢纽航线 ,加大对卢森堡货航的支持力度,全力支持卢森堡货航扩大运力规模,协助卢森堡货航申请开通郑州至纽约、洛杉矶、达拉斯的第五航权 。构筑辐射全球、高效通达的货运航线网络体系和运输通道,建成“全球航空货运枢纽”和“现代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完善提升航空电子货运信息服务平台,强化“跨境电商+空港+陆港+邮政”协同联动。全面拓展郑州国际邮件枢纽口岸业务,与更多国家城市建立进境邮件总包直封关系,争取中国邮政航空第二基地落地, 推动航空物流优势加速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化。优化国家货运航线网络布局,加快恢复运营国际客运航班,争取开通郑州至巴黎、慕尼黑、卢森堡等客运航线。 加大对本土基地货运航空公司支持力度,支持中原龙浩扩大规模,不断织密郑州至RCEP国家航空货运航线网络,并积极向国家发改委、民航局争取再新增货机引进指标。
(十一)贯通陆上经济走廊。印发实施《河南省中欧班列“五统一”管理办法(试行)》,推动中欧班列“五统一”常态化运行,强化中欧班列(中豫号)国际物流通道枢纽作用。提档升级陆港基础设施,大力提升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功能,推动全省中欧班列资源发掘和“班列+园区”行动,打造中豫号班列品牌,促进运贸产联动发展。拓展完善国际线路网络,加密欧洲、中亚线路,拓展至 RCEP 成员国的国际货运通道。支持新乡、洛阳、南阳等有条件的地市建设国际陆港二级节点 ,提升辐射带动力。
(十二)织密网上丝绸之路。对标RCEP及 CPTPP 和 DEPA高标准经贸规则,在跨境电商、移动支付等前沿数字服务领域创新发展,加快与平台企业、物流企业、服务企业合作,提升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增强和提升核心竞争力。高标准办好第七届全球跨境电商大会,持续推动E贸易核心功能集聚区创新发展。新认定8家左右省级跨境电商海外仓示范企业、5-10家省级跨境电商示范园区、3-8家省级人才培训暨企业孵化平台,给予扶持。 加快推进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药品试点,与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药企合作,尽快上线所有试点药品,扩大药品跨境试点规模。
(十三)拓宽出海大通道。积极融入海洋经济发展,做强河南中豫国际港务集团,促进周口市、信阳市、漯河市、平顶山市、南阳市等地河港运力和航线网络建设 ,打造全省河港业务投建管运贸“一体化”产业链,加快构建高效多式联运体系。发展服务海洋经济产业,不断提高我省海洋经济产业、通道、设施、平台链接度,印发实施《河南省对接融入海洋经济工作方案》 ,做好做足“通江达海”大文章。
四、提升对外开放循环力,增加全球产业链参与度
(十四)强化贸易拉动。做好稳外贸工作,全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保持平稳增长,力争超过9000亿元 。统筹用好中央、省级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培育外贸主体支持力度,力争全年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1100家。 发布《2023年度河南省国际性展会推荐名录》,组织企业有针对性的开拓国际市场。培育我省境外自办展、展中展,适时推进我省在境外举办河南出口商品展 ,调动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积极性。持续培育引进大型外综服企业,支持更多中小外贸企业使用外贸综合服务开拓市场。培育外贸新业态,支持济源加工贸易产业园、郑州航空港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加快建设,推进许昌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增量提质,扩大全省二手车出口规模。探索建立统一的“豫贸贷”融资服务平台 ,充分发挥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和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
(十五)大力吸引外资。宣传实施好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及《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扩大服务业领域等市场准入。开展利用外资增量提质行动,加大服务和调研力度,完善外商投资配套政策,持续推进“三个一批”项目签约,全周期跟踪、全流程服务。发挥好利用外资联席会议作用,高效推动港资、台资、日韩、世界500强“四个专班”作用,瞄准重点国家和地区,盯牢世界500强、头部企业、隐形冠军,建立招商项目库、目标企业库、客商资源库、招商线索库,持续招大引强、招新引精,高层推动,引进外资标志性项目。实施对欧招商引资专项行动,以制造业为主攻方向,找准欧洲国家优势产业与我省产业契合点,差异化招引承接欧洲产业转移。举办港澳春茗商务拜访、跨国公司中原行、卢森堡投资贸易洽谈会等系列活动。用好省级招商引资专项资金、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等支持政策。强化驻外办事机构招引职能,做好在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长三角、海南自贸港等重点区域招商引资工作,统筹谋划重点国家(地区)经贸联络布局,构建完善我省全球投资贸易促进体系。
(十六)培育对外合作增长点。建立和完善“走出去”企业沟通合作机制,提升豫企凝聚力,打造中资企业生活圈,组团进行海外投资并购,增强综合竞争力。举办境外经贸合作区与我省企业对接活动,引导境外经贸合作区合理规划布局定位、创新建设运营模式,打造品牌合作区。优化对外劳务合作结构,拓展对外劳务合作市场。创新发展对外承包工程,鼓励联盟拓市和投建营一体化。积极参与第三方市场合作,带动装备、技术、标准和服务“走出去”。推动省内企业抱团出海,实现资源共享,积极参与推动“一带一路”信用风险防控平台和重大项目库建设。引导农业技术输出、品种试验示范、农业投资合作向具备条件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集聚。推动中华青雁基金会和黄河富景生态园合作建成台湾青年农民创业示范基地,申报海峡两岸台湾青年创业基地。
(十七)促进内外融合联通。激发消费对开放的内需发展动力,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出台全省优先发展消费的指导意见,实施恢复和扩大消费六大行动。促进大宗消费,出台并实施智能电子产品、绿色家电等补贴政策。培育新型消费,鼓励发展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新业态新模式。实施数字生活服务行动计划,发展信用消费,促进预付消费,规范预付卡管理。创新消费场景,积极引进培育知名会展项目,发展会展经济。积极争取商品市场优化升级试点、内外贸一体化试点。
五、提升对外开放影响力,加强宽领域合作交流
(十八)打造精品经贸活动。境内办好第十四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投洽会、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中国·河南科技创新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数字经济峰会、豫台经贸洽谈会暨两岸智能装备制造中原论坛等重大招商活动。谋划举办中国(河南)—卢森堡投洽会,机制化办好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积极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国家级重要经贸活动,利用好载体平台举办面向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招商活动。谋划与以色列举办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产业对接会。
(十九)加强人才引育助力创新驱动。积极推动重点产业链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创新成果产业化,新设立一批省产业研究院和省中试基地。筹建天健先进生物医学实验室、平原实验室和柔性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在高端轴承、动物疫苗、超硬材料、光电信息等优势特色领域争创5家左右国家级创新平台。实施“中原英才计划”、博士后招引培育“双提”行动等项目,2023年新建中原学者工作站30家以上,新设一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和创新实践基地。统筹开展省级产教融合型城市、企业、院校建设试点,形成一批省级职业教育专业品牌。加强对国际科技合作平台的总体布局和政策支持,完善择优资助和动态淘汰工作机制,构建以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省国际联合实验室为依托的长期稳定国际科技合作平台,打造吸引国际创新资源、集聚一流专家学者、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载体。
(二十)深化教育文化卫生领域国际合作交流。加快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学分制”“大部制”“学部制”改革,积极推动高等院校参与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打造“学院、学科研究院、产业研究院”共同体。办好文化和旅游部“欢乐春节”全球启动仪式暨“欢乐春节和合共生”音乐会,进行全球宣发和展播。以中宣部Z世代太极拳重点外宣项目为契机,全面提升太极拳、少林功夫在海外年轻人中的影响力和吸引力。筹办2023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世界古都论坛等国际节会活动。推进“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体系国际化提升与推广。加强中医、康复、公共卫生等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启动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一、第二附属医院分别与埃塞俄比亚、赞比亚和厄立特里亚受援医院对口合作。 鼓励境外资本来豫投资国际医院、康复中心、养老院等机构。加强与国际体育组织、全国性体育组织、知名体育公司等合作,大力引进和创办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体育赛事。
六、提升对外开放竞争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二十一)持续推进“六最”营商环境建设。全面落实全省营商环境系统性改革“1+7”方案,深入推进以评促改,实施“专家门诊”模式,对各地营商环境建设的“把脉问诊”,聚焦评价发现问题,扎实开展专项整改行动,支持具备条件的地区争创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持续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
(二十二)更大力度推进政务便利化。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不断增加“企业开办+N项服务”覆盖面,全省企业开办“一网通办、一次办妥、一日办结”。实行新投资企业“服务专员”制度,实现企业即登记、服务即上门。加快建设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数据平台,便利企业享受政策红利。
(二十三)大力营造法治环境。 推进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建设,保证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建立重点企业参与涉企政策制定常态化机制。促进司法审判与国际仲裁、外商投诉权益保护多种机制互补、衔接,完善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机制,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研究探索涉外领域立法,按照立法程序和权限,推进外商投资权益保护地方性立法,维护外商合法权益。
来源:河南投资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