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贸易促进 > 贸促会展 > 文章详情

中企用心融入一带一路拉美延伸带

文章来源:转载中国贸易报    发布时间:2018-11-29 00:00

浩瀚的太平洋,最西端是南美洲的哥伦比亚,最东端是亚洲的马来半岛。

从2010年开始,中国企业陆续进入哥伦比亚,近两年数量增加。2016年组建中资企业协会后,已有基础设施、石油、汽车、信息产业、矿业5个分会,入会的有70多家中资企业。朱建国是哥伦比亚中资企业协会会长,也是中国石化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公司哥伦比亚新格拉纳达能源公司首席执行官。他说,哥伦比亚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很大的市场,也有很多机会,但需要有一个产业磨合的过程。

拉美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而且分布很不均衡,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借助“一带一路”建设这一国际性合作平台,拉美国家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和技术进行基础设施改造,更好实现互联互通。

哥伦比亚的资源主要有石油和煤炭。中国石化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公司哥伦比亚公司拥有两个项目,分别为圣湖能源哥伦比亚公司和新格拉纳达能源公司。

数据显示,哥伦比亚的原油和天然气储量替代率持续走低,原油只够开采5年,天然气只够开采10年。油气潜在资源量约有470亿桶。从2006年进入至今,圣湖能源已成为哥伦比亚第三大非国有石油公司,也是哥伦比亚稠油热采开发的技术引领者。

哥伦比亚中资企业协会秘书长刘静说,哥伦比亚有比较公平开放的环境,法律保护、劳工性价比以及营商环境都比较好,国际投资利润也可以自由汇出,是非常理想的投资热土。但因为相隔太远,交流不够,哥伦比亚市场其实被低估了。

在西方传统节日万圣节前夕,哥伦比亚新格拉纳达能源公司装饰一新:或是悬挂着纸糊的巫婆、鬼怪,或是吊着各式各样的南瓜灯笼。

“这些都是哥伦比亚当地员工布置的。”新格拉纳达能源公司首席技术官马旭杰说,尊重各自传统文化,可使中外员工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哥伦比亚是一个多元文化融合的国家,既有当地传统文化,又受近代西方文化影响,文化包容性强。刘静表示,一家公司要在当地扎下根来,实现本地化,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非常重要。正因此,在圣湖能源,员工本地化率达到99.3%,本地化采购率达到89%,为当地社区平均每月提供近2000个工作岗位。公司在当地推广油田和居民共建项目,使油区周边30%的居民迈入中等收入水平。同时,他们还支持当地教育,受益学生近5000人。

2014年,圣湖能源获得了哥伦比亚国家安全委员会颁布的健康、安全、环境最高奖绿宝石十字奖。2016年,圣湖能源获哥伦比亚碳排放绿色企业认证。时任哥伦比亚总统专门致信圣湖成立十周年庆典,感谢公司的杰出贡献,尤其强调其良好地履行了社会责任。

“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在圣湖能源工作的外籍员工非常喜欢这首《歌声与微笑》,欢畅的旋律曾经在项目作业现场风靡一时。

刘静表示,中国企业“走出去”,需要有一颗国际心,本地化程度越高,走得越长远。

朱建国表示,中国企业“走出去”,首先要做的功课是熟悉当地政策和各项流程,需要调整自己,适应当地国情,否则难免出现水土不服。“如果到了一个国家沉不下去,就会永远浮于表面。”刘静表示,有些企业对当地政策不熟悉,来了要建厂房,需要砍树。而根据当地法律,砍树后需要补种,否则企业很可能被停工,造成损失。以她在海外工作多年的经历来看,需要建立专门的海外人才储备平台,积聚各类市场人才、专业人才,适时开展培训。同时,要保持海外人员的相对可持续性。“有些外派人员很难有延续性,刚了解市场,就要回去了。”

上海绿火集团哥伦比亚公司总经理张彩玲表示,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中国企业不能急功近利,要沉下来先做一段市场调研,谋长远才会有发展后劲。

与此同时,要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政府扶着、背着、抱着,企业很难往前走,要让企业自己脚踏实地往前走。”刘静表示,在这条“一带一路”拉美延伸带上,中国企业只有贯彻“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理念和方式,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扩大共同利益,才能让更多的国家热爱“一带一路”、拥抱“一带一路”、融入“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