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总干事拉米谈世界经济贸易形势
一、全球经济贸易正在经历结构性变革
(一)发展中经济体GDP首超发达经济体。进入21世纪后,全球经济经历了一场结构性变革。2012年发展中经济体GDP有史以来首次超过发达经济体,这得益于过去十年发展中经济体的快速增长,也反映出危机以来发达经济体增长率的惨淡。未来几年,以非洲为首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将比发达经济体快三倍,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将来自于发展中国家,其中产阶级规模也将扩大。2030年,发展中国家中产阶级数量将由目前的20亿增加至50亿。
(二)全球贸易的地理格局也正经历变化。继2012年全球贸易实现2%的低速增长后,预计2013年增速为3.3%,低于过去20年5%的平均水平。其中,发达经济体贸易增速约为1%,发展中经济体约为5%。20年前,全球贸易的60%为北北贸易,30%为北南贸易,仅10%为南南贸易。但到2020年,预计南南贸易将占到全球贸易的三分之一。
南北国家在全球贸易舞台上角色的转变,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技术进步和交通运输便利带来的全球“价值链”的扩张。发展中国家通过全球供应链更多地融入世界经济,贸易将不再仅指最终商品和服务的流动。事实上,全球货物贸易的60%为中间产品。2013年1月,WTO和OECD联合发布了基于价值链分析的贸易数据,初步结果令人惊讶:一是服务贸易占比超过商品贸易。二是一国出口的40%实际上源自进口,因此保护主义措施并不能起到保护作用。三是引发贸易伙伴之间紧张关系的贸易平衡状况也发生了改变,中美贸易平衡状况就是很好的例证。四是新方法将有助于认定价值增值过程中的就业情况,从而使各国国内政策向增加就业倾斜。
(三)全球贸易中的非关税壁垒正在增加。得益于WTO多边谈判及其他双边贸易协议和单边开放措施,关税在全球贸易中的权重已显著降低,现今全球贸易的平均关税水平约为5%。当前,要想创造新的贸易机会、减少贸易成本,必须解决非关税壁垒问题。以美欧宣布开启的贸易和投资协定谈判为例,根据德国经济部近日的研究,双方的加权平均关税低于3%,但非关税壁垒的影响更大。正是由于存在非关税壁垒,欧盟对美国烟酒的出口成本上升了14%,美国对欧盟烟酒出口成本增加了50%。欧洲非关税壁垒给化工产业贸易造成的额外成本超过100%,是美国的三倍。
二、政策制定者在经济变革中面临的挑战
当前,各国应摒弃单边主义,加强相互合作。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关键是要实现经济的恢复性增长,而贸易是实现增长的有效工具。要成功实现全球自由贸易,需具备以下四个因素:
(一)认识到“重商主义”已经一去不复返。进口是一国提升出口竞争力不可缺少的要素。贸易政策制定者不应只着眼于如何实现更多出口,而应关注如何实现更多的附加值,利用贸易手段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二)在全球范围内努力推动实现公平贸易。鉴于非关税壁垒措施往往体现着各国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因此要想实现平均主义恐不现实。各国应致力于监管合作,避免使用非关税壁垒措施达到歧视性目的。
(三)投资已和贸易一道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双引擎。但对投资的监管仍停留在双边层面。应推动在全球范围内制定统一的投资监管框架。
(四)应加强对贫穷国家的发展援助力度,提升其贸易能力,进而通过贸易开放实现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
三、欧洲如何度过危机
未来10—15年,全球经济增长的90%将在欧洲以外地区创造,其中,中国将独自占有三分之一。外部市场对于欧洲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有鉴于此,欧洲应重新审视其进攻和防守利益。
总体而言,欧洲在世界贸易中占据有利位置,仍占世界出口的20%。相比之下,美国和日本的份额则出现下降。欧盟的单一市场也有助于扩大和深化欧洲价值链。但在这些有利形势的背后,是各国发展水平的严重不平衡。造成这种不平衡的原因是各国内部政策的质量不同。
一个成功的贸易政策,需要一系列强有力的内部政策作为支撑:一是提升竞争力。发展服务业在提升欧盟成员国竞争力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也是维护欧盟单一市场的重要支柱。二是加大技能、教育和创新投入。熟练劳动力是推动价值链升级的重要因素,即使在紧缩财政的条件下,各国也应加大对人力资本和创新的投资。三是构建社会安全网络。以确保政策调整过程中不损害社会公平。
总之,驶出危机之海的最佳途径是使用好的指南针。对于欧洲而言,这个指南针就是信心。要对欧洲正在进行的结构治理抱有信心,相信通过治理,将实现欧洲经济的更加平衡发展;要对目前实施的改革措施抱有信心,相信通过改革,没有欧洲国家会被落下;要对欧洲融入全球的能力抱有信心;要对欧洲在全球化浪潮中保留自己的价值观抱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