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贸易促进 > 贸易商机 > 文章详情

2015年我国货物贸易“三降”,是喜还是忧?

文章来源:三门峡市贸促会    发布时间:2016-02-23 08:17

根据海关总署日前发布的统计数据,2015年,我国货物贸易再次出现2009年以来的“三降”:与2014年相比,出口14.14万亿元,下降1.8%;进口10.45万亿元,下降13.2%;进出口总值24.59万亿元,下降7%。我国外贸“三降”引发了国内外广泛关注和普遍担忧。
    此次我国外贸“三降”既是国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是经济规律客观运行的必然。其中,既有国际经济低迷、市场需求减少、汇率波动影响的外因,也有我国部分传统出口商品结构老化、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等内因,同时还有我们主动调整产业及贸易结构、培育新的外贸竞争优势所形成的阶段性低谷的因素。
    在经济新常态下,评价一国贸易业绩不仅要看其贸易增长速度和规模,更要看其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变化;既要看现实的表现,又要看发展潜力;不仅要从一国自身角度纵向考察,还应进行全球横向比较,这样才能全面评估一国贸易业绩以及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演变和竞争力升降,从而准确把握贸易发展趋势,制定科学的贸易战略和政策措施。
    其实,与我国外贸“三降”相伴而生的是一些积极的变化与可喜的亮点,总体评价可以说是“苦乐年华、喜忧参半”。
    一、从进口看,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导致的进口金额下降给能源及初级产品进口大国带来的是福音而非忧伤。
    世界市场需求低迷,导致全球主要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同时,我国经济增速下行,一些大宗商品进口增速放缓。国际国内双重因素导致2015年我国进口值出现下降。最明显是石油价格的大幅度下跌,全年最高价与最低价相比,跌幅超过40%;我国原油进口平均价格从年初的每吨2856元人民币跌至12月的每吨2020元人民币,累计下跌29.3%,全年进口平均价格比上一年下跌45.3%。到2016年年初,原油价格已接近每桶30美元。2015年,我国铁矿砂、煤、成品油、铜等大宗商品进口平均价格同比跌幅分别为39%、21.8%、38.3%、17.1%。
    单就贸易平衡而言,顺差或逆差长期过大或许难以持久甚至会产生负面效应。但就目前状况看,作为能源和初级产品进口大国,大宗产品价格大幅度下降导致的进口用汇数量的减少,不仅不能证明我国贸易业绩的下降,相反,恰恰意味着我国贸易效益、国民财富的增加和贸易条件的改善。
    二、在出口增幅下降的同时,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首先,贸易方式更具活力。
    增加一般贸易的比重,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追求的目标。2015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值为13.29万亿元,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为54%,较上年提升0.3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出口下降10.6%。同时,新兴贸易业态茁壮成长,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新兴贸易业态实现快速发展。截至2015年11月底,上海、重庆等7个试点城市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业务货值超过155亿元,给对外贸易注入了新的活力。
    其次,出口市场多元化取得积极进展。出口市场太过集中存在较大的贸易风险,衡量市场多元化不仅要考察出口市场的分散度,还要考察出口市场的均匀度。长期以来,我国出口市场集中度高,欧、美、日等传统市场占有较大比重。2015年,我国与欧盟、日本双边贸易分别下降7.2%和9.9%;同期,我国对东盟双边贸易值略降0.6%,对印度增长2.5%,表现均好于进出口总体情况。尤其是印度,作为经济增长快、人口多的发展中大国,具有巨大的市场开拓潜力。我国出口市场分散度与均匀度上的改善,有利于降低贸易风险。
    再次,贸易主体结构更趋合理。
    改革开放以来,外资企业、国有企业长期领跑我国外贸发展。2015年,外资企业、国有企业进出口分别下降6.5%和12.1%;民营企业进出口9.1万亿元,微降0.2%,占进出口总值的37%,提升2.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3.1%。此消彼长,我国贸易主体结构更加多元化、更趋合理,民营企业成为我国外贸发展新的引擎,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外资企业、国有企业下降形成的市场空缺,奠定了外贸主体三足鼎立之势,贸易主体结构更具活力、更加稳定、更加可持续发展。
    最后,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在整体出口低迷的情况下,2015年,我国出口机电产品8.15万亿元,增长1.2%,占出口总值的57.7%,较上年提升1.7个百分点;纺织品、服装、箱包、鞋类、玩具、家具、塑料制品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总值2.93万亿元,下降1.7%,占出口总值的20.7%;手机出口增速达到8.8%,华为、中兴、TCL、酷派、联想等国内一线手机生产商已成功布局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二三线手机厂商则开始进军印度、东盟、拉美和非洲等经济增长较有潜力的新兴市场。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下降是我国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上升、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能转移的需要,而机电、手机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增长恰恰折射出我国产业高端化和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曙光,也是我国贸易促进政策产生积极效应的有力佐证。
    三、纵向自比“三降”,但贸易效益和国际贸易地位却在不断提升。
    从全球范围来看,我国货物出口仍明显优于其他主要经济体,对外贸易正进入提质增效和优进优出的新常态。WTO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出口值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大幅度下跌态势,按美元计价,前10个月下降幅度超过11%,其中,美国出口下降6.5%,欧盟下降13.2%,日本下降9.5%,中国下降2.5%。而且,2015年,中国仍保持货物贸易总值全球居首的地位,出口市场份额也达到13%,较上一年继续有所提升,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总体保持上升势头。同时,我国贸易价格条件明显改善,贸易价格条件指数达到112.1。
    多年贸易高速增长后突然急刹车,不适应、存担忧都属正常;稳增长、防失速,也是应有之义。但是不利时刻能看到自身长处,保持清醒头脑和昂扬斗志,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国家“优进优出”外贸发展战略,隐忧乍现就开始未雨绸缪、主动调整,困难来袭却保持定力,积蓄动能,夯实基础,转移过剩产能,创新发展方式,培育新的优势,从而实现弯道超车,才是外贸发展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