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投资促进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共建“一带一路”要把绿色作为底色,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投资、绿色金融,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
当前,绿色投资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全球可持续发展进入了以绿色经济为主驱动力的新阶段,绿色投资逐渐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发展新动能。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金融市场之一。截至2018年底,中国金融机构和企业在国内外共发行各类绿色债券超过7000亿元人民币。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同比增长178%。中美绿色基金形成近30亿元储备项目池。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出台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美国“绿色新政”、日本“绿色发展战略”总体规划、英国绿色智慧城市等计划扮演主导作用。德国推行“绿色经济”政策。2018年4月,德国联邦环境部发布了《绿色技术德国制造2018:德国环境技术图集》显示, 绿色行业2016年对德国GDP的贡献率为15%,2025年预计增加到19%。
绿色投资是构建“一带一路”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开发利用方式比较粗放,部分国家水资源短缺,森林植被覆盖面积较小,生态环境脆弱,人与自然间的矛盾尖锐。如何处理好项目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可持续性间的关系,是建设“一带一路”面临的共同挑战。提出共建“绿色丝路”以来,中国一直强调践行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强生态环保合作,共同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4月25日,《“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签署仪式在北京举行,27家国际大型金融机构参加了仪式,《“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列入本届高峰论坛成果清单,标志着“一带一路”发展逐渐得到共识并提上议程。
“一带一路”绿色投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2016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乌兹别克斯坦演讲强调,深化环保合作,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习主席再次强调聚焦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造福沿线各国人民。在两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中国同各方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可持续城市联盟、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制定《“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发起“关爱儿童、共享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合作倡议,启动共建“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实施绿色丝路使者计划,实施“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计划,深化农业、卫生、减灾、水资源等领域合作,同联合国在发展领域加强合作,努力缩小发展差距。
“一带一路”绿色投资政策体系日益完善。中国一直致力于通过顶层设计构筑其对外投资的绿色化进程。《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和绿色金融发展制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绿色投资、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环境信息披露等方面的细化政策陆续出台。绿金委等七个中国行业协会共同发起《中国对外投资环境风险管理倡议》,鼓励对外投资的中国金融机构和企业充分了解、防范和管理对外投资项目所涉及的环境法规、标准和社会风险。《“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旨在推动“一带一路”投资绿色化,27家国际大型金融机构参加签署仪式,标志着“一带一路”投资绿色化走向新阶段。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积极推动绿色金融成为国际主流议题和全球共识,2016年中国在担任G20主席国期间,首次将绿色金融列入了财金渠道议题,并发起成立绿色金融研究小组,积极推动绿色金融成为共识。
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为推动绿色投资迎来了新的机遇。“绿色丝绸之路”关于加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理念,为各国加强绿色发展提供了合作的平台。推进“一带一路”投资绿色化,必将促进沿线国家的绿色发展。而中国在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市场方面所积累的经验,可以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借鉴。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