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贸易促进 > 贸易环境 > 文章详情

我国多措并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文章来源:中国贸易报    发布时间:2023-06-14 15:04

近段时间来,中央和地方出台各种举措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国务院常务会议对优化营商环境作出部署;上海市制定出台《上海市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安徽合肥、芜湖、滁州三市作为试点市正式启动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天津港保税区出台《天津港保税区深化机制改革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方案》4.0版;汕头市印发《汕头市加强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方案》……

营商环境持续向好

释放政策红利

“近年来,我国营商环境持续向好,并保持向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态势,市场主体不断增多,市场活力显著提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刘锦涛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营商环境建设在顶层设计的引领下,在扩大市场规模和主体数量的基础上,逐渐过渡到同步提升环境质量并深化招商服务支持细节,释放政策红利,获得了国内知名企业的高度认可。

6月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但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稳固,要把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摆在重要位置。在放宽市场准入、促进公平竞争、保护知识产权、建设统一大市场等方面,分批次加快推出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并通过深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切实增强政策有效性。要着力强化服务意识,加大政策落实力度,打通政策落实堵点,确保政策落到实处,让企业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国常会对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旨在有效解决当前民间投资面临的突出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接下来还会有更多具体实施细则出台。“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既需要宏观政策相机而动,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更需要着力深化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有效引导市场预期。”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在放宽市场准入、建设统一大市场等方面加大政策力度。在刘锦涛看来,放宽市场准入的优势之一在于激发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潜在活力,进一步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新技术和新企业的投入,降低门槛、提升效率,同时这一政策也将辐射到产业链上下游的多个方面,产生巨大的撬动效应。另外,从市场开放和外循环的角度,建设统一大市场、多方位政策措施优化整体营商环境也有利于充分提升国际经贸合作竞争力,对外释放投资合作的积极信号,加强国内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

“亮硬招”“出奇招”“想妙招”

各地积极优化营商环境

刘锦涛表示,从地区来看,各地不断通过“亮硬招”“出奇招”“想妙招”的方式做好、做实营商环境优化工作。例如浙江今年出台营商环境优化“一号改革工程”,对标国际一流,通过涵盖政务、法治、市场、经济生态、人文五维一体系列举措提升市场效率;安徽则将近两年“新春第一会”主题聚焦于优化企业环境,实现营商环境优化工作的提质扩量增效;西安高新区推行“四维创新”全链条服务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保障新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种种举措表明,各地积极构建多维度、多层次、系统性的营商环境优化政策体系,扩大覆盖面,聚焦打造符合各地市场特征和资源禀赋的营商环境。”刘锦涛说。

安徽省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启动会近日召开,合肥、芜湖、滁州三市作为试点市正式启动示范区建设。据悉,每个试点市选择1个至2个条件较好的开发区作为示范点,示范点探索形成经验在全省予以推广。试点市将重点开展“极优服务、极简审批、数字赋能、制度保障”改革探索,紧盯准入准营、工程建设(用地开工)、不动产登记、企业信用修复等关键领域,推动发展改革、市场监管、金融监管、数据资源等部门加快提升服务企业质效。

随着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投资安徽。2022年,安徽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高于全国3.9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21.5%,高于全国12.4个百分点。今年1月至4月,安徽省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继续高于全国1.7个百分点。在此前举行的2023年安徽省第二批重大项目开工动员会上,共有1069个重大项目开工,涉及制造业、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多个行业领域,其中制造业项目投资额占总投资额的71.7%。在合肥,总投资56亿元的亿帆医药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基地等项目开工建设;在芜湖,总投资100亿元的华为云江北华东数据中心项目(一期)等开工建设……

日前,《天津港保税区深化机制改革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方案》4.0版出台。根据4.0版方案,保税区将在金融领域实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高标准落实外资准入后国民待遇,推动融资担保机构开展产品及服务创新,提升企业融资便利度与创新创业活跃度;着力培育和发展数字经济,稳步提升区域实物商品网络零售规模,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保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保税区将对标国际国内最高标准,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创造良好氛围,形成具有保税特色的服务品牌。

“根据当下的营商环境现状,未来我国营商环境优化之路充满机遇和前景。”刘锦涛告诉记者,首先,各地积极出台营商环境优化的创新举措,已逐渐形成大量可推广、可借鉴的优秀经验,因此可借机建立营商环境优化的政策库和案例库,为更多地区的相关部门提供参考,扩大经验覆盖面。其次,应继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产权保护和产权转让交易体系、扩大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市场应用等,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基础服务和引导。最后,还需要建立国际化、现代化、标准化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纳入国内市场的特色发展目标,满足相关地区和行业的个性需求,通过考核和评价对营商环境优化改善提供正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