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互联互通水平 实现区域经济繁荣
“当前,区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东盟与中国应促进区域经济互联互通,加强区域之间的抗风险合作,以确保不断向前迈进,实现区域经济的繁荣。”近日,在由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与马来西亚金斯利战略研究院联合举办的“中国东盟智库论坛:开放互联与区域经济复苏新展望”上,马来西亚金斯利战略研究院主席丹斯里·杨元庆表示,面对世界的不确定性,相信接下来中国可以提供更多的确定性,能够给邻国,尤其是东盟国家提供更多的信心。马来西亚希望继续加强和中国的合作,加深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副院长李钢表示,自从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与东盟相互将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作为重点的优先发展领域。中国和东盟也致力于“一带一路”倡议和《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对接,加强区域互联互通。
“近些年来,中国推进一批共建国家的经济发展、民生改善项目落地,提升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的联通水平。”李钢说,例如,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中老铁路成为向北联通中国,向南联通泰国等东盟国家的“金钥匙”,使老挝从“陆锁国”变为了“陆联国”,也加深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经贸联系。
“我们应当努力寻找‘一带一路’和区域互联互通之间的协同效应。”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蓝平儿说,应积极推进签订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加速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数字经济合作。
朱拉隆功大学东盟研究中心原主任苏迪攀·奇拉锡瓦特说:“东盟与中国之间需要更好的互联互通机制。如何来确保互联互通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更加可持续,不那么容易受到内部和外部的冲击,这对于东盟和中国来说都很重要,如何加强互联互通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也是我们的愿景。”
李钢认为,需要着力在以下五个方面进一步加深和提升中国与东盟互联互通的水平:
一是全面实施RCEP,加快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进程。更好地发挥RCEP协定的效能与能级,在规则制度上做出更高水平的制度安排,在推进高水平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进程中,寻求更广泛的合作领域和更多的合作项目;双方应该力争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经济,深化双方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合作等方面能够尽早取得新的成果,为建立面向和平、安全、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作出新的贡献。
二是进一步完善双方的合作机制,加强战略和政策的对接。同时要更好发挥中国与东盟各个国家的双边合作机制作用,聚焦共同关注的主要领域和重点内容。
三是聚焦绿色低碳,促进高质量的“硬联通”。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上,应该以绿色低碳为导向,加强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生态环保服务和支持,对规划、设计、施工等进行全过程绿色管理,推广实施绿色建筑、清洁能源、绿色金融等节能环保标准,促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绿色化、低碳化建设和运营水平。
四是加强新基建等领域的合作,构建数字化“硬联通”。加快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新一代移动互联网(5G)、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促进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发展,挖掘其创新价值,提升综合效益。推动跨境数据流动,更好地推进中国与东盟共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协同。
五是巩固扩大“丝路电商”,不断拓展中国与东盟国家双边电子商务对话合作机制,提升“数字丝路”建设水平和能级,更好发挥中国—东盟信息港的基础设施、信息共享、技术合作、经贸服务、人文交流五大平台作用,打通面向东盟的国际信息大通道。
“从东盟互联互通的角度来讲,中国是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越南中央经济管理学院商业和市场研究部部长阮明涛说,未来,中国和东盟可以在很多领域进行合作。